這裡有三位國、高中學生每日都來肯將報到,大約已有6個月的時間,其中二位國中男孩兒本週將參加人生的第一場賽事「103台北市青年盃拳擊錦標賽」,目前也來到了訓練的尾聲,拳館的其他前輩們也抓緊時間陪他們對打練習,祝福他們取得佳績!加油!FIGHTING!
103台北市青年盃拳擊錦標賽 (Youth Boxing Tournament Taipei 2014)
日期Date:2014/04/26-27
時間Time:14:00
這裡有三位國、高中學生每日都來肯將報到,大約已有6個月的時間,其中二位國中男孩兒本週將參加人生的第一場賽事「103台北市青年盃拳擊錦標賽」,目前也來到了訓練的尾聲,拳館的其他前輩們也抓緊時間陪他們對打練習,祝福他們取得佳績!加油!FIGHTING!
103台北市青年盃拳擊錦標賽 (Youth Boxing Tournament Taipei 2014)
日期Date:2014/04/26-27
時間Time:14:00
恭喜阿肯教練帶領的新北高工在今年全國中學運動會武術散打搏擊項目中取得一金一銀的好佳績!
教練辛苦了!選手們辛苦了!
阿肯(AKON SU)歐巴是個ZZANG-ZZANG-MAN
這是網路的影片教學,原則上拳擊著重在拳背和手腕的保護,影片中是使用5米的手綁帶,並且主要以八字的纏繞方式進行,大家可以試試看唷!
當然也可以來肯將拳擊運動訓練中心跟著教練一起綁手綁帶。
今天來分享一個影片,
常常我們在看到這個訓練器材Speed Ball速度球,總是會不自覺得想去敲他二下,但要嘛打不到...要嘛聲音、節奏相當地不順暢。
唉額...
讓我們來看看阿肯AKON教練怎麼玩速度球唄 :D
若開始行動,一切會變得不同。
時間好像過了很久,但其實卻不到半年,勝達長高了3公分而且體型變得結實,練拳是他認真讀書的動力之一吧@@b;而其他二位國中生威和瑜也是變瘦、變壯也長高(據說學校成績很不錯唷!),一週週下來他們卻有顯著的差異。
除了外型明顯不同,一開始看他們練拳都還挺生澀的,平日下課來報到週末下午來報到,每天操練的程度總讓我猜想他們隔天一定抱病號@@b,但看到的卻只有他們一日復一日的準時出席!
天啊...我在這個年齡時想到的只有玩,不然就是唸書唸書唸書,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有興趣,看到他們在拳擊的領域從一塊樸玉越磨越亮麗,打從心底的敬佩了起來!
他們要跑步、肌力、肌耐力、爆發力、基礎拳法、拳法組合等,還幾乎天天上場對打練習。
我經歷過幾間武館,也拜訪過一些國內外的武館、拳館,當然每間館都有其特色,僅管在這裡的工作時間雖然不長,但肯將卻散發著不同的氛圍。
四年前經由朋友認識這間拳館,那段期間的教練之一(現為駐館教練)超熱情的態度令我印象深刻,沒想到四年後再遇到這個教練依然如此。
這間拳館的經營方針、理念也如出一徹;話說這裡像個大家庭,老闆和老闆娘幾乎每天都會在這裡陪著大家,教練、行政熟知著每位學員的狀況;當你一踏進拳館,洪亮的招呼聲此起彼落,學長、學姐禮貌回應不斷。
也許不是豪華、氣派的器材、裝潢,但卻是軟硬體設備齊全的拳擊訓練環境,同時平價的花費是老闆想推廣拳擊的回饋,贊助選手、贊助比賽不計盈虧、放權信任教練、每日職員會議,很少看到這麼堅持的大家長。
我們總是希望把拳館當成另一個家,在這裡著實令我驚訝不已,有團購好康、路過美食、平日的下午茶,老闆、學員都會不定時分享,常常提早到拳館報到的我,還以為來到了主題式咖啡廳 XD,而比賽、活動結束後,不是大家鳥獸散,而是一起整理環境,並且留下來聊天、打屁很久很久,這是一間淳樸又有親和力的拳館,就算學員人數不斷增加,他們還是如出一徹。
最近有越來越多老朋友、新朋友和女孩子們加入唷!
肯將拳擊運動訓練中心從下午二點開館,一直到晚上十點鐘,除了每天有三節固定訓練,我們還配有駐館教練,讓你想自由練習就自由練習,想請教練調整、指導都相當的彈性!
除了比賽日期將近 (2014年3月22日,下午二點開打2014肯將盃拳擊公開賽),選手們分時段的密集訓練,私人教練課的進行,還有一班運動族群的訓練,整間拳館好不熱鬧!
不管什麼樣的強度、新手或是舊生,在這裡都可以提供您適合的訓練方案,現在就加入我們吧!
來電洽詢體驗方案 (02) 2848-7599
恭喜肯將李勝達選手第一場比賽2:1獲勝,辛苦的練習是值得的!
年紀輕輕,連日來的超辛苦訓練,捨去了和同學遊樂和安逸的日子,同時還需要和家人多溝通自己的夢想、獲得家人的肯定、支持與諒解,在他人生的第一場賽事(
小年夜裡,還是有很多夥伴來肯將訓練耶!
大家的熱情讓拳館也溫暖了起來 :D
我們1/31-2/4是新年休館,2/5(初六) 下午二點準時開館唷!
大家一起回來熱鬧一番吧! 教練說他會唱歌、跳舞....(酸~~~)
依據美國拳擊史學研究,拳擊約在紀元前一萬年已由埃及傳入希臘,而奠定古代奧林匹克拳擊運動的發展,從紀元前四千年,象形文字遺跡記載,確證法拉歐(太陽之子)士兵們,為了有效技擊及保護手腕,拳頭已使用軟皮革或布條包紮於手端關節。
紀元前六百八十八年,第十三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拳擊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當初競技在無裁判,無規則,無器材之下,在競技場上幾乎是殘忍相殺,到紀元後三 百九十四年為羅馬帝王迪奧多亞一世下令禁止,從此拳擊運動發展即銷聲滅跡,十六世紀文藝復興後,拳擊運動員再度為英國人所崇拜的偶像。
而台灣拳擊運動在1940年發源於雲林海邊的一個小鎮二林,由洪欽先生有計畫的培訓地方愛好運動青年,鍛練無數高手在1948年,帶領台灣省拳擊隊參加第七屆上海全國運動會,並榮獲拳擊項目總冠軍,奠定台灣拳擊發展的基礎。
古代拳擊活動是由英式搏鬥演化而來的,18世紀源自於英國,競賽時不戴拳套,也無規則和武術限制,直至一方失去競賽的能力為止。
英國出名拳擊家J-布勞頓於1743年針對拳擊競賽的雜亂場面,制定出了最早的一份拳擊規則,又在1747年設想了拳擊手套,對近代拳擊活動的展開做出了奉獻。